迷影 | 是什么电影让马英九看后潸然泪下?
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,不光在大陆有各种电影纪念活动,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亦有。台湾电影中心便策划放映以“抗战胜利”为核心的影展,今天(10月3日)邀马英九观赏《英烈千秋》,马英九数度感动落泪。
台湾电影中心,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“台北电影资料馆”,跟我们中国电影资料馆同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(FIAF)同行,同时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。大概一年前,台北电影资料馆升格为“台湾电影中心”。
数年来,我们已经和台湾电影中心曾联袂奉献了很多影展活动。在北京这边,大家比较熟悉的,就是石隽先生去年带着《龙门客栈》4k修复版来到北影节和大家交流。现在胡金铨基金会其实就坐落在电影中心当中。
我们在下个月的“两岸三地抗战精品展映”以及台湾著名导演李行作品回顾展,都得到了台湾电影中心的大力支持。
比如《大轮回》,这部片子,我有一次和台湾电影中心的林盈志大哥聊,他硕士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。他说这个片子,一般很难能拿到放映版权,因为是有台湾政府的投资在里面,协调困难。但这次,在他们的努力下,《大轮回》可以来到大陆第一次正规放映,十分的难得。
再比如另外一部集锦片《喜怒哀乐》,这是国联时期四大导演为了保住李翰祥度过经济难关联手合拍的。我在台湾时,台北方曾告诉我,当时的台北电影资料馆收藏的这部拷贝情况不佳,已经褪色,很难拿出来再放。
没过两年,台湾电影中心筹集到了资金,抢救了这部影片,大家下个月得以观赏到全新修复一新的《喜怒哀乐》。
有了DCP(数字拷贝),电影得以更好的周转和利用,对于影迷来说是非常大的福分。
从资金、场地、政策各方面的宽裕度来说,我们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条件要比台北方好得太多。但是在他们愣是利用有限的资金做了大量的电影修复和推广工作,让世界重新认识到台湾电影的魅力,这一点作为同行,我也由衷的佩服。
为了宣传电影遗产,台湾电影中心做了很多的工作。比如4k修复的《龙门客栈》和《侠女》,都在戛纳重映后,在北京、上海进行了放映。两岸文化同气连枝,本来就没有任何欣赏的障碍。希望这类电影,以后可以更顺畅、常规的在内地艺术影院进行长线小规模放映。
我记得,去年世界视听遗产日的时候,台湾电影中心联合了全台的100块银幕,同时放映《龙门客栈》,所有票房收入捐赠给了电影修复基金。
那今年,他们又搞了抗战电影的大动作,甚至把地区领导人“小马哥”都请来了,也是了不得的大手笔。
图:马英九与出席的演员柯俊雄(左起)、导演李行、演员甄珍(右三)等人合影留念。(图片来源:台湾《中时电子报》)
据中国台湾网、中国时报等报道,台湾电影中心这次以“抗战胜利”为核心,从今天起至29日举办专题纪念影展活动,将放映20多部影片。今明两天在华山光点放映《英烈千秋》,也邀请到马英九、片中男女主角柯俊雄、甄珍、导演李行出席观赏。
马英九表示,40年前看到这部片时泪流满面,今天再看还是如此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,举办一系列活动,“纪念抗战不是歌颂胜利,而是谴责侵略,不是在散播仇恨,而是希望推动和平”,没有抗战胜利,就没有台湾。
柯俊雄、甄珍看到马英九落泪,拿纸巾给他拭泪。柯俊雄说,拍电影10多年,唯有《英烈千秋》每次看都会落泪。甄珍则说,这是她第二次看这部片,是一部很伟大的电影,也希望台湾未来能有人再拍这样的片。
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,小马哥这次看《英烈千秋》除了再次被片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艺术感染力感动,估计也跟最近国民党内斗和“选情”告急有关。现在岛内的国民党,媒介多用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形容,即便绿营有失误,出了空子,比如民进党陈菊多年盘踞的高雄发生“气爆事件”,国民党阵容都拿不出有力人士进行竞争,更不用说填补。
想想过去的“英烈千秋”,再看看今朝的危难局势,小马哥由此及彼,估计也只有伤心流泪。
咱们说回电影,这个《英烈千秋》是个什么片片呢?
《英烈千秋》拍摄于1976年,讲的就是爱国抗战将领张自忠的故事。我记得我小时读书的时候,张自忠将军的事迹都是写进大陆教科书的,是为数不多两岸都“认可”的为国捐躯的英灵人物。
影片由柯俊雄和甄珍主演,靓男美女,珠联璧合。柯俊雄是台湾最顶级的大明星之一。早期演台语片五六十部,后来改拍国语片,到1993年息影,就拍了一百五十多部,一辈子200多部作品,这样的演员两岸三地你找不出来几个。而且柯俊雄此人的可塑性非常强,虽然长了一副“主旋律”的脸,但是无论正派人士,还有流氓、痞子、小混混都手到擒来。我们在电影资料馆看过他的《再见阿郎》,就是一个典型的小混混角色。他自己很喜欢,但是票房很差。柯俊雄最后是靠白景瑞另外一部作品《寂寞的十七岁》获得第16届金马影帝。
但柯俊雄的军人形象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。《英烈千秋》和《黄埔军魂》都是他的军事片代表作,后者我多年前也在资料馆看过。据说,柯俊雄为了演《英烈千秋》可是下了苦工,看了无数的当年的抗战纪录片来找感觉。
女主角甄珍则是李翰祥“国联五凤”里的小妹妹,北京人,非常的漂亮。金马五十周年的时候,是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。甄珍的爱情故事,可以写出很长的一篇文章,料太多,只能以后单写。
《英烈千秋》的导演是丁善玺,他比较擅长拍两种类型:武侠片和战争片。有趣的是,经常可以把战争片都拍的跟武侠片一样,有意识形态功能,更不能缺娱乐功能,我们在大陆生活久了,看了宏大正剧习惯了,有时候看丁善玺的片子,难免觉得好笑。比如他拍的《碧血黄花》,那真是太狗血琼瑶剧了。
不过《八百壮士》和《英烈千秋》是他拍的两部比较正气凛然的作品。《八百壮士》将在下月电影资料馆的抗战电影回顾展中为大家放映。
那为什么《英烈千秋》要在70年代的中期诞生?它的诞生前后,有什么用的特殊历史背景?
《英烈千秋》诞生的大环境是非常风云诡谲的。两岸都发生了大事件,一来超级政治强人蒋介石、毛泽东相继去世;二来,1972年后台湾被联合国“除名”,从文化上,台湾有为自己正名的需要。
拍摄《英烈千秋》的,是台湾的中影公司,是党营企业,现在还有,全称“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”,是个老店了。
这个老店有几个重要的掌舵者。1960年代是龚弘时代,提倡健康写实、朴素、平民化,基本上作品不太涉及两岸政治,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新电影时期,是明骥时期。上面给他们贴的图,就是这二位老总的书籍。
这当中明骥时代非常的复杂。明骥1972年到台湾中影制片厂当厂长,听起来是厂长,其实并不是“一把手”。一般来说,台湾中影也有名誉性质的董事长,但主要大权在总经理手里。
提倡健康写实的龚弘退了以后,不是明骥掌权,而是另外一位杰出的电影企业家梅长龄。明骥到了1978年才真正升任总经理。在1972到1978年的过渡时期,是梅长龄的时代。但是梅长龄、明骥和龚弘的差异都比较大,前面已经说了,龚弘的电影比较健康,而梅、明的政治导向性就开始逐步增大,而明骥作为军人出身,曾经任职心理战部队,他主政时期的中影,是政治最为激进的时期,可以直接拍反映大陆文革的作品,如《皇天后土》和《苦恋》。
相比较而言,梅长龄就夹在龚弘和明骥中间,态度比较温和,但和明骥后来的发展路子有些相似,就是电影企划时要先讲究“目的性”,要“鼓舞民心士气,要打击、粉碎对岸的统战阴谋,引导人民去想大陆与台湾的血缘”。
基于这个目的,加上梅长龄上任时,台湾正好被从联合国踢了出来,所以大量抗战电影就开始生产了出来。
除了上述政治、文化背景外,台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背景,就是蒋经国的接班问题。老蒋1975年去世后,并不是小蒋立马接手,中间安排了严家淦做了过渡人物,但一般历史学家都认为,这是给小蒋接手进行铺路,扫荡障碍。因为在任何的政治高层,都是大量普通人民不了解的政治斗争,这个背景,大家有时间可以听听“晓松奇谈”的相关台湾章节。
所以,《英烈千秋》这片子,特别获得了蒋经国的赞赏。
左边这本书是早期台湾中影的内部架构文件,和梅长龄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。而到了梅时代,《英烈千秋》这类抗战电影被尤其突出,《电影戏剧论集》一书中记录,蒋经国在讲话中专门提到:“电影史是最有力量的传播工具,例如《英烈千秋》一片,在海外颇受欢迎,西德的一位学人,最近特地写信来索取拷贝,足见其影响力量之广。”
蒋经国毕竟曾经受过共产主义教育,电影的宣传力量他当然是知道的。
尤其《英烈千秋》是给他的父亲贴金的,是为他的顺利接班做文化舆论准备的,他当然会支持。
梅长龄时代还有一部重要的抗日战争片是《笕桥英烈战》,也获得了金马奖的最佳影片,里面有大量的空战镜头。
这部片子本来有望下月拿到北京来放,因故放弃,有些可惜。
我家还收集有当年台湾中影内部编的《笕桥英烈战影评集》。你现在一翻,里面基本上都是正面报道,也属于宣传口专门编辑的宣传材料。
我们以此来看看海峡两岸的很多文化宣传方法,都有相通之处。这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台湾电影史的原因。
最后总结一下梅长龄时代的重要贡献:梅有着提振国片的使命感,他制作拍摄的《扬子江风云》、《缇萦》都是重要的名片。最重要的是,他主导中影时,是成绩最好的时期。
梅从小也在北京长大,也是军人出身,这和后来接任的明骥很相似。他在入职中影前,曾在中制干了八年,懂电影,加上中影有了良好的环境和制片资源,所以得以大展宏图。在中影的六年,梅拍摄了30多部片子,据说其中“百分之八十”他都非常满意:包括《英烈千秋》、《笕桥英烈战》、《八百壮士》、《梅花》、《汪洋中的一条船》等等。
梅深知电影是商品也是艺术,以中影立场拍片,更要顾及社教意义。所以,他在任的六年,对于台湾电影来说,是非常重要、值得铭记和大书特书的六年。黄仁评价说,虽然梅长龄在用人方面有得有失,但在业务和行政方面,“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成功”。在他的治下,台湾中影的企业化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。
电影资料馆“两岸三地抗战回顾展”以及NT LIVE英国国家剧院放送已经在格瓦拉开票,欢迎选购。